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CPF] SC600 MK III 拆解~

本帖最後由 twxads 於 2016-2-21 04:34 編輯

斑馬官方有在對岸論壇做回應
晚點有時間來解釋一下這種設計的好處
http://www.shoudian.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1507&extra=page%3D1&page=2&mobile=2

#以下定義在相同材料的狀況
熱傳導的主要條件需要有溫差
散熱速度則是以表面積多寡為主要因素
在增加散熱面積後謹增加有限的散熱速度
或是增加鰭片會降低強度的狀況下
這種散熱設計效益不大

另一種方式是增加金屬體積以增加熱容量
物體需要吸收一定的熱量才能上升一度
增加體積則會增加熱容量
需要吸收更多熱量才能上升一度
以這種方式達到熱平衡時
需要吸收更多燈珠所製造出的熱量
整體的溫度會較為平均散佈於筒身
提高手持使用的舒適度

以一般的薄片一體艙而言
較高的熱量及溫度聚集在基座上
因為熱容量低所以容易達到熱平衡
所有熱量會卡在基座
導致熱無法順利傳出去
最主要是因為緩衝區不夠
太快達到熱平衡

99_2000_550.jpg (20.03 KB)

99_2000_550.jpg

1

評分次數

  • gitano

本帖最後由 twxads 於 2016-2-22 11:46 編輯

8# Uxorious

說前輩實在是承擔不起
這些也只是推測而已
沒有經過模擬也無法證實
斑馬在設計電筒時相當重視溫度控制
官方已經正式公佈手持適用溫度設定是53℃
且公佈隱藏了3年可編輯溫控設定
在小範圍增加散熱面積必定會降低強度
所以用增加熱容量來減緩升溫
增加適手性較符合設計原則
等有空時再打一篇消防胸燈的散熱設計

…轉貼斑馬在對岸論壇的貼文
溫度可編程是從2012年底發布的S6330上就有了,目前客戶手上所有帶溫控功能的都已經具備了溫度編程能力。每個用戶所能承受的'燙'的程度都有所不同,當時設計S6330時是第一次在一個手電上做溫控,我們只能從設計者的感覺確定什麼樣的溫度可能是終端客戶能承受的,最終確定了攝氏53度,同時'隱藏'了這個溫度編程功能以備有客戶希望更高或更低的溫度。去年底公司決定透露這個隱藏了三年的功能,目前反映良好,因為確實有客戶希望能把溫度設低一點。溫控的目的一方面是確保一個不太‘燙’的手感,另一方面是保證電池周圍的溫度始終低於其標稱的工作溫度範圍(一般是60攝氏度)。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