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綠光問題

本帖最後由 GreenRock 於 2014-4-30 00:05 編輯

human_cone_action_spectra.gif
這個問題想寫很久,始終沒有下筆,因為理論很多,相關的基本知識也很多,怎樣用最簡單的方式寫出,實在有點複雜,所以就一直懶下去!
簡單來說,人的的視覺感光細胞分為視錐及視桿細胞,視錐細胞負責分辨顏色,其中包括了紅視錐,綠視錐及藍視錐,我們眼睛看到的萬紫千紅花花世界皆是由這三種受器經不同的排列組合組成。牠們的總是在人類眼睛中大約有六∼七百萬個!其中紅色約占64%,綠色約占32%,藍色約占2%。其中紅,綠色分佈於小窩中央,而藍色則分佈於小窩周圍。也因為如此,所以藍光會看起來不容易對焦及模糊。紅,綠,藍色視錐細胞最敏感的波長分別為:560, 530,420 nm。視錐細胞大多負責白天或光較強時。也就是一般人俗稱的白晝視覺。
視桿細胞則不負責分辨顏色,只負責感光。數量約有一億兩千萬個。它的最敏感波長是505 nm,也就是一般人俗稱夜視能力的最大來源。
其實不論合時,視錐及視桿細胞都是一同活動,只有在光通量降至一定程度時,視錐細胞才會無法啟動其光化學。
回到夜間用光,一般常見的三色光的運用中,最早期就是用紅光,因為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我們不希望影響視桿細胞(夜視能力),但又希望能增加光源進入量來辨別物體,此時,深紅色(640nm以上的紅光)便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因為視桿細胞對640nm以上光無反應,也就是說,此時你激發了紅視錐細胞,卻不影響視桿細胞,所以當你關掉紅色光源後,並不影響你的視桿細胞。但這個前提是你一定要用對紅光,市面上的紅光手電筒一般來說都不夠紅。原因應該是越紅的LED光看起來越暗,但其實真正的戰術手電筒如SureFire/Inforce的紅光便比較深紅,這才是正確的。紅光的缺點是無法辨別顏色,也會將地圖或筆必上的紅色標記給「吃掉」而看不見,另外也不方便辨別景深卅距離感。
綠光是這幾年的主流,由其是黃綠光(555nm)。前面已經提到,視錐細胞最敏感的波長是555nm,視桿細胞是505nm,也就是說介於藍綠光∼黃綠光之間,也就是說,黃綠光是可以用最少的光量達到看清楚的用途。也就是說,你可以用跟紅光或筆紅光更低的亮度,卻可以達到更高的視覺效果,而且綠光的波長可以激發紅視錐細胞,所以在顏色辨識度比紅光好太多(因為幾乎不能激發藍視錐細胞,所以藍色會變得像黑色)
藍光是最傷夜視能力的顏色,市面上的藍光LED波長約在470nm,這個玻常對是感細胞來說十分的刺激,也就是說,你完全抹煞掉視桿細胞的夜視適應。藍光的用途就是在尋找血跡卅紅色的機由以及螢光物體上。因為受體的關係,紅色的物體在藍光照射下會成為黑色,相對來說比較好找。這也就是為何在悍馬救護車上的光源是藍色的原因。
其實最適合夜間活動的光源是白色,極暗的白色,0.01~0.03 lm左右,反正不會到小數點後一位數的白光,因為它對視桿細胞的影響較小,又有顏色辨識功能。因為LED燈可調亮度的進步,低亮度的白光才是夜間光源的主流!
8

評分次數

  • maxm82a1

  • juplin

  • tigerpink

  • gerryccw

  • chen

裝備使用者
因為營火蟲幾乎看不到紅光,而人看的到。用綠光的話,營火蟲看的到(牠發的光就是綠色的),所以對牠來說是極大的光害
裝備使用者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